书画名家张爱华,今朝艺苑绽新花。
贵宾云集贺声里,众笔挥毫逐彩霞。
作者:李作恒
张爱华《水墨浓淡——中国画作品展》于2025年7月19日上午在悉尼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盛大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办,中澳友好协会、悉尼多元文化艺术画廊联合协办。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彭伟开先生;澳大利亚中央海岸市副市长、英女王授予Wyong市永久荣誉市长Doug Eaton先生;中澳友好协会会长,Ruby Eaton太平绅士;中国美院澳洲校友会会长李钢先生;著名艺术家、澳大利亚阿吉伯艺术展览一等奖获得者陈秀英女士。此外还有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澳大利亚书画家协会、悉尼书法家协会、澳大利亚画院、澳大利亚炎黄画院、澳大利亚琴棋书画协会等艺术团体代表,以及艺术界同仁及艺术爱好者共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水墨浓淡——中国画作品展》,聚焦中国画中“墨分五色、浓淡相济”的精髓,展现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对话。
艺术家张爱华,其作品以书法用笔为魂,兼具风骨与气韵,其创作深植八大、徐渭、吴昌硕等历代大写意名家的艺术精神,师法传统而不囿于古法,尽显突破创新与自我彰显的艺术魄力。
该展览旨在让观者感受中国画的永恒魅力,体会艺术家的创作热忱与艺术追求
展览日期:2025年7月19日—2025年7月29日
开幕式时间:2025年7月19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悉尼中华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al Centre, Chatswood, Sydney,799 Pacific Highway, Chatswood, NSW 2067
主办单位: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悉尼中央海岸多元文化艺术中心.
悉尼多元文化艺术画廊
张爱华艺术简介
中国知名书画家张爱华女士,现任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地平线摄影学会会员。
张爱华女士自青年时代便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四十载深耕不辍,她以赤诚之心徜徉笔墨世界,探寻中华文化的深邃底蕴与灵动之美。1988年,她毕业于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专业;2013-2015年,又深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创作名家导师研究班,在名师点拨下,艺术造诣得以精进升华。
2017年,从大学教师岗位退休后,张爱华移居澳大利亚悉尼。虽身处异国,她对艺术的热忱丝毫不减,坚持创作与探索的同时,更将传播中华文化视为己任,积极投身当地社区的艺术交流与教育活动或受邀举办艺术讲座、担任艺术教学导师,向海外友人详解中国书画的笔墨精髓;或参与手工艺术创作、亚洲文化交流活动,亦或响应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号召,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文化,成为连接中外艺术的重要纽带。
其作品深受青睐,被诸多单位与个人珍藏。2018年,她应邀赴法国、意大利开展艺术交流,以精湛技艺与独特风格赢得广泛赞誉,圆满完成中外文化的深度对话
张爱华的大写意中国画特点鲜明,自成一格:
1. 重神似轻形似
以概括、夸张的笔法直抵物象内在精神,恪守“以形写神”之道,不拘泥于细节的刻板真实。
2. 笔墨豪放自由
用笔泼辣酣畅,融入行草书法笔意,墨色在浓淡干湿间变幻强烈;泼墨、破墨、飞白等技法的运用,更造就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
3. 情感宣泄强烈
借笔墨托物言志,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凝于笔端,使作品兼具生命力与思想性。
4. 构图简练留白
画面疏朗通透,以“计白当黑”的手法大量留白,以虚衬实,营造空灵悠远的意境。
其创作深植八大、徐渭、吴昌硕等历代大写意名家的艺术精神,师法传统而不囿于古法,尽显突破创新与自我彰显的艺术魄力。即便成就斐然,张爱华仍谦逊自守,坦言仍在艺术之路上不懈探索,期望以作品传递深刻哲思与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感悟。
此次艺术展览,她满怀期待,渴望与更多艺术家及爱好者展开多维交流、深入探讨,在思想碰撞中汲取灵感,让艺术之路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藏一心先生全程担任中英文主持和翻译。
本次展览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热切关注与鼎力支持。主持人为大家宣读了贺函。从远方发来贺函的社团和个人有: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北京),香港草书书法院吴任先生,美中文化艺术中心(美国),中国“曲梁竹社”,日本商界与书界知名人士何玲青先生,世界华人书画人书画艺术大展组委会主席魏勤先生,湖北省荆州市美术家协会。他们表达的共同愿望,就是祝贺本次画展获得圆满成功!
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荣誉院长丘云庵先生为本次作品展撰写了贺联:
预祝张老师画展圆满成功
爱意浓浓,莺歌燕舞
华光灿灿,鸟语花香
丘云庵敬贺
书法家陈世豪先生为张爱华女士作品展献上了贺联:
爱染丹青传古韵;
华开翰墨耀新风。
罗山先生献上了一首贺诗。
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彭伟开先生致辞。
他说:华夏九州有翰墨之宝,澳洲艺坛多俊彦之士。悉尼文化艺术界生机蓬勃,展事连绵。几个月前我们在这里举办了来自神农架的艺术展,接着又在这里举办了姜长庚摄影大师办画展,今天又迎来了我们澳美协副主席张爱华老师的个展,实为可喜可贺!在此,我谨代表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向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个位老师,嘉宾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张爱华老师从艺几十年来,对艺术执着追求,不懈探索,持续创新。我们从这些展出作品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技法和娴熟的笔墨功力。因此她创作出的作品 水墨交融,气韵生动,而且还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作为主办单位,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也真诚希望能得到广大艺术家 专家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广大书画爱好者们的大力支持。最后祝张老师的个展圆满成功,祝在座的嘉宾朋友们幸福吉祥,谢谢大家!
澳大利亚中央海岸市副市长、Wyong市永久荣誉市长Doug Eaton先生致辞。
爱华向Doug Eaton先生赠送墨宝纪念品。
这份纪念品是张爱华女士的得意之作,承载着她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美好祝福!
他说:"我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張愛華女士在中國大寫意繪畫領域的探索成果。她的作品展不僅是個人藝術生涯的階段性總結,更是對傳統大寫意精神的當代詮釋。作為一位從教育領域跨界而來的藝術家,張愛華女士的創作軌跡充滿了對藝術的赤誠與突破自我的勇氣,令人敬佩"。
他还分别从三个方面讨爱华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一,藝術之路:從紮根傳統到追尋大寫意精神;二,火焰花中生命哲思和文化寄託;三,艺术语言:从工笔到大写意的跨越与融合。

中国美院澳洲校友会会长李钢先生致辞。
她说自己和爱华是湖北荆州老乡,那里有厚重的楚文化底蕴。爱华的作品充满灵气。她不仅能妙笔生花,家里也收拾得带有艺术性,还能烧一手好菜。

著名艺术家、澳大利亚阿吉伯艺术展览一等奖获得者陈秀英女士致辞。
艺术家张爱华女士致答谢词。
她说:
"尊敬的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彭伟开先生,尊敬的澳大利亚中央海岸Wyong市市长道格·伊顿先生,尊敬的中澳友好协会会长Ruby伊顿女士,尊敬的中国美院校友会会长李钢先生,尊敬的资深艺术家、澳大利亚阿吉伯艺术展览一等奖获得者陈秀英女士,尊敬的著名陶艺艺术家Alan先生、Alice女士,以及今天出席展览的各位前辈、艺术家和朋友们:
首先,请允许我再次向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你们的光临,不仅为今天的展览增添了光彩,更让我深切感受到艺术界的温暖与力量。
同时,感谢来自远方的单位与个人为我的作品展发来温暖祝福;感谢悉尼艺术界的老前辈,艺术家、书法家、诗人们,以及各位好朋友纷纷发来饱含心意的贺词。这份跨越山海以及来自我身边朋友的惦念、支持与真情祝福,让我倍感珍贵,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我还要特别感谢为本次作品展默默付出的所有幕后朋友:总策划、艺术指导、礼仪接待、摄影及展厅布置的每一位朋友——大家辛苦了!没有各位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这场展览便无法如愿以偿。
我很庆幸出生在中国这片积淀了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热爱我的祖国,热爱艺术,尤其对中国大写意水墨画情有独钟。今天展出的作品,是我近几年来潜心创作的部分写意画作品。我仍在不断学习、体会,希望能让作品与内心的精神追求更加紧密相融,真正成为心灵世界的表达。
因此,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同仁不吝赐教、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助我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艺术家张爱华女士致答谢词。
随后进入展览揭幕仪式。邀请Doug Eaton市长、Ruby女士、彭伟开先生、李钢先生、陈秀英女士、Peggy先生、丘云庵先生、王明科先生、顾铮先生、王鹤先生、邓学英女士、姜长庚先生、吴晓雲女士、刘继格女士、谭文华女士、徐希媚女士、李爱民女士、陈霞女士、徐素彬女士等依次上台,留下墨宝。有的签名,有的写贺词,印象较深的是陈秀英老师画了一条吉祥小龙,祝福蛇年吉祥。
贵宾云集贺声里,众笔挥毫逐彩霞。
展品精选
本次画展共展出33幅作品,分享其中精选作品。
作者李作恒,笔名恒心马。祖籍广东河源人。曾进修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澳大利亚炎黄画院副院长,全球汉诗总会澳大利亚分会副秘书长,悉尼诗词协会副会长,澳华悉尼雨轩诗社成员,获美篇首批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发布了美篇近五百篇,格律诗词逾千首。作品散见于澳华文学网,澳洲新报副刊澳华新文苑。
|